当前位置: 京报网首页 > 北京网友说 > 正文

你以为的摆烂,其实是他们闷声干大事!

来源: 刘中宾

2025-08-14 20:30

宝子们,有没有发现一件离谱的事?网上到处都是“躺平算了”“活着没劲”的吐槽?但现实里,截止现在,2025年年轻人搞的创业项目比去年多了快一半!

宜昌“90后”李宏维靠直播卖中药滋补品,2024年公司销售额破了5000万;长沙理工大三学生吴睿恩团队研发的“云鹰”驱鸟机器人,拿下《夺金2025》赛道冠军,还帮变电站省下不少钱。

?职场上也藏着狠人!“00后”陈蔬放弃考研考公,在小红书做博主和买手,4万粉丝月入5万;技校出身的廖智全扎根石油企业,用创新方案解决重大设备泄漏,还拿下7项国家专利……

谁说这届年轻人只会摸鱼?你以为的摆烂,其实只是他们在用自己的方式,把青春玩出了花!

你是否被困在这些“青春迷雾”里?

刷短视频看别人搞钱搞事业,自己却连简历都不知道咋改,急得直挠头;天天加班到半夜,方案改了十几次,结果升职加薪名单里根本没自己;满心热血想追梦,结果家里催婚、催考公,直接被现实按在地上摩擦,整个人都emo了!再翻翻朋友圈,朋友买房、同学创业、老乡娶了媳妇……对比之下,不由狠狠怀疑起自己的人生。

这些迷茫瞬间,是不是每一条都戳中了你的心?咱的人生剧本,难道就要被这些焦虑和质疑定义吗?当然不!——咱的人生剧本,必须自己写!

为什么你的青春总在“卡壳”?

一刷短视频、朋友圈,各种“暴富攻略”“成功模板”铺天盖地,看得人眼花缭乱。很多时候,我们连自己喜欢啥、擅长啥都没搞明白,就跟着别人瞎折腾,最后只能在信息洪流里迷失方向。就像李佳琦,原本只是化妆品专柜导购,却在直播带货浪潮中找准定位,从默默无闻到一场直播销售额破亿,靠的就是对自身优势的精准挖掘,而盲目跟风的人却很难复制他的成功。所以说,与其在内卷的赛道里挤破头,不如找到自己热爱的领域,做自己的霸王!

社会好像给我们预设了“上学、找工作、结婚”的固定流程,但凡你想整点新花样,就会被质疑“不务正业”。超六成年轻人都因为喜欢小众爱好,被爸妈、亲戚疯狂吐槽。但天才少年曹原,22岁就破解了困扰物理学界百年的难题,要是当初他被外界声音干扰,放弃研究石墨烯超导,哪还有今天的科研传奇?他用实力打破了所谓的“标准剧本”,告诉我们青春就该勇敢走自己的路。

不少人觉得加班时间长、证书考得多就稳了,结果核心能力一点没提升,全是无用功。重复性搬砖只能换来“虚假安全感”,想真的变强还得精准发力。董宇辉打破“家人们上链接”的直播模式,用双语直播、人文知识讲解另辟蹊径,从普通老师逆袭成现象级主播,靠的就是差异化的能力打造。真正的成长,从来不是盲目堆砌努力,而是找到属于自己的破局点。

普通人如何点燃青春 “燃”点?

想摆脱迷茫,首先得找准自己的“本命赛道”。静下心想想,哪件事就算不给钱,你也愿意干得飞起?这可能就是你的热爱。

成功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,每一次跌倒都是为了更好地站起来。别光喊“我要搞钱”,应该用对的方法做对的事。就像李子柒,从乡村生活中找到热爱,把传统美食、手工艺拍成视频,火遍全球。记住,方向对了,慢慢爬也能到终点;方向错了,跑断腿也是在原地打转。一旦锁定目标,就放手去追,让青春在热爱中发光发热。

在这个竞争激烈的时代,唯有打造独特的个人标签,才能脱颖而出。比如把专业和兴趣混搭,分分钟搞出自己的“独家绝活”。程序员学设计,文科生学数据分析,直接打造差异化优势。还可以把自己的优势、劣势列出来,针对性提升。就像雷军,本身是技术出身,却将商业思维、营销能力与技术专长结合,带领小米成为全球知名品牌。失败不可怕,把它当成打游戏升级,每一次“掉血”都是在攒经验。

一个人的力量有限,一群人的智慧无穷,找到同频的伙伴,青春奋斗的路上才能走得更远。主动加行业群、参加线下活动,和志同道合的小伙伴互相打气,混进“大佬局”。你会PS,他会写作,互相交换技能,直接双赢。但要远离那些只会吐槽、负能量爆棚的人,别让无效社交浪费你的时间。

如果能给青春开个外挂,你最想解锁啥技能?是过目不忘、口才逆天,还是直接暴富?其实,青春本身就是最大的资本,你走的每一步都算数,那些熬夜努力的日子,早晚会变成你发光的底气。记住,年轻不试错,难道等老了后悔拍大腿?大胆去尝试,大胆去犯错,这才是青春该有的模样。这个时代+这个年纪,让我们一起把青春狠狠“燃”起来!

如遇作品内容、版权等问题,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。版权侵权联系电话:010-85202353

扫描二维码
下载手机客户端

分享到

相关阅读